0707-0713
導讀
01|三部門:開展零碳園區建設
02|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嚴格規范生態環境行政檢查 大力提升執法質效的通知》
03|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于開展2025年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記質量檢查工作的通知
04|全國三年固廢專項整治行動破局與挑戰
05|激活市場力量,政策及金融支持賦能大型活動碳中和
06|中器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赴中器研學活動,織就綠金環保新章,智探可持續未來
07|中器將受邀參加第十屆上海城管公眾開放日活動
08|中器環境,專業之道!
01 新聞速覽
三部門:開展零碳園區建設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三部門印發《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為零碳園區建設繪制出一幅清晰的“路線圖”。
《通知》提出8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加快園區用能結構轉型,因地制宜發展綠電直連、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電網等綠色電力直接供應模式,推動園區供熱系統實現清潔低碳化。二是大力推進園區節能降碳,推動園區建立健全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新,鼓勵企業建設極致能效工廠、零碳工廠。三是調整優化園區產業結構,鼓勵園區加快自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布局發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探索“以綠制綠”模式,支持高載能產業有序轉移集聚。四是強化園區資源節約集約,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健全園區廢棄物循環利用網絡,加強各類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五是完善升級園區基礎設施,系統推進電力、熱力、燃氣、氫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造,完善園區綠色建筑、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六是加強先進適用技術應用,支持園區探索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機制,圍繞低碳零碳負碳先進適用技術打造示范應用場景。七是提升園區能碳管理能力,建設園區能碳管理平臺,強化用能負荷監控、預測與調配能力。八是支持園區加強改革創新,支持政府、園區、園區企業、電網企業、能源綜合服務商等各類主體參與零碳園區建設,探索新模式新機制。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嚴格規范生態環境行政檢查 大力提升執法質效的通知》
7月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嚴格規范生態環境行政檢查 大力提升執法質效的通知》,要求嚴格規范生態環境行政檢查,提升執法質效。通知強調通過加強統籌計劃與事前準備實現高效日常檢查,強化非現場監控預警和精準溯源以實施精準個案檢查,合規部署專項檢查并嚴格控制其范圍與頻次,推行基于排污許可和信用評價的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以優化資源配置,同時嚴格規范檢查程序、推進聯合檢查并保障企業合法權益,旨在提升檢查規范性、精準度,改善環境質量并優化營商環境。
一、加強統籌計劃和事前準備,高效開展日常檢查
二、加強監控預警和監測溯源,精準開展個案檢查
三、做好分析研判和報批備案,合規開展專項檢查
四、強化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合理配置執法資源
五、嚴格規范實施行政檢查,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于開展2025年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記質量檢查工作的通知
上海環境7月8日訊,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將于2025年7月至11月在全市范圍開展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記質量檢查。重點檢查2025年5月底前完成登記的單位,特別是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等六個典型行業,以及登記到期情況、管理類別準確性和信息規范性。檢查采取資料審查(依托國家平臺和本市固定源系統)與現場核查(針對疑點問題)相結合的方式。市區兩級分工負責,要求各區完成到期篩查、典型行業全覆蓋檢查及其他行業5%抽查,市局負責市管企業檢查、全市管理類別篩查及區級工作抽查。發現問題將督促整改,對降級管理(應領證)等違法行為移送執法查處并納入信用評價,確保11月底前完成整改閉環。
02 政策解讀
全國三年固廢專項整治行動破局與挑戰
近日,生態環境部聯合最高法、最高檢等八部門啟動為期三年的專項整治,劍指危險廢物、工業固廢、建筑垃圾非法轉移傾倒亂象,遏制高發態勢。
一、固廢污染困局:從“生態傷疤”到“系統性風險”
工業廢渣非法填埋致地下水重金屬超標17倍,醫療危廢混堆污染黃河支流,露天焚燒退役電池制造“生態死區”。全國年非法傾倒危廢超500萬噸,工業固廢非法處置率高達12.7%。“污染黑產”形成完整鏈條:企業低價轉賣危廢,犯罪團伙偽造聯單跨區傾倒。監管碎片化致京津冀交界現20處“邊界污染帶”,傾倒點距行政界線不足3公里。固廢污染更引發復合風險,長江經濟帶相關區域兒童血鉛超標率高出23個百分點。
二、專項整治的政策邏輯:從“運動式治理”到“制度性建構”
本次行動構建“排查-整改-鞏固”三階段體系,聚焦危險廢物、工業固廢、建筑垃圾等重點領域及城鄉結合部等重災區。科技賦能實現突破,衛星遙感+AI自動識別堆積物,無人機巡查使發現時間從72小時縮至4小時。八部門協同執法建立“環保認定+公安偵查+司法審判”模式,跨省案件辦理周期縮短60%。
三、深層矛盾剖析:固廢治理背后的利益博弈與制度短板
官商勾結形成隱蔽“生態毒瘤”。某省官員收賄2000萬元篡改環評數據,致50平方公里土壤重金屬超標;特許經營項目成騙補工具,企業偽造臺賬套取千萬資金;環保督察遭遇“彩鋼板遮污”式虛假整改。全國危廢年產生量6000萬噸與4800萬噸處置能力形成缺口,83%中小化工企業無自建處理設施。
四、破局路徑思考:從專項整治到生態治理現代化
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區塊鏈技術實現固廢全程可追溯,建設區域性處理中心(借鑒德國工業4.0模式,非法傾倒率<0.3%);建立處置成本共擔機制,對再生原料企業給稅收優惠(參考日本資源化法,資源化率達95%);在重點區域設跨省級協調機構,推“跨界污染治理長制”;修訂《固廢法》填補新型污染物監管空白,將非法傾倒入刑門檻降至行為本身,建全國監管“一張圖”;推行陽光政務結合第三方審計,對官商勾結實行“一案雙查”。
結語:三年攻堅的生態治理啟示
三年攻堅重在建立常態化機制,唯有平衡發展與保護,構建多元共治格局,方能破解污染循環,為美麗中國寫下新注腳。
03 市場洞察
激活市場力量,政策及金融支持賦能大型活動碳中和
為落實《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辦法》及生態環境部《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等有關要求,助力本市演出、賽事、會議、展覽等領域大型活動的碳中和工作,推動引導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制定了《上海市大型活動碳中和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指引》共四章二十一條,明確了適用范圍、總體要求、實施流程、監督激勵等內容。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流程包括制定碳中和實施計劃、實施碳減排行動、開展碳排放核算及系統填報、推動碳排放抵銷,以及發布碳中和證書或自我聲明。同時,明確了舉辦單位和技術服務機構等主體責任,并鼓勵公眾監督。
作為相關配套措施,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后續還將以地方標準的形式發布具體的《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同時結合“一網通辦”建設相關管理平臺,提供一站式填報與發布等服務功能,與碳普惠等機制相銜接,為本市大型活動碳中和提供全面的引導支撐。
第一章 總則包括適用范圍、大型活動定義、大型活動碳中和定義、總體要求、責任主體、管理支持、管理平臺等;
第二章 實施流程包括實施內容、碳中和實施計劃、碳減排行動、碳排放核算及系統填報、碳排放抵銷、碳中和結果發布形式、碳中和自我聲明、碳中和證書等;
第三章 監督、激勵和管理包括舉辦單位責任、技術服務機構責任、公眾監督、激勵措施等;
第四章 其他說明。
中器動態
中器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赴中器研學活動,織就綠金環保新章,智探可持續未來!
中器將受邀參加第十屆上海城管公眾開放日活動
“城以善治顯溫度,優商惠企暖民心”。第十屆上海城管公眾開放日活動將于7月15日舉行,中器集團董事長張學旺將作為企業代表獲頒靜安“城優十條”營商助力服務包,政企攜手共創營商環境。
中器環境,專業之道!
固廢、危廢處理,只是中器環境工程的...冰山一角!更多硬核技術場域將于近期發布!
聚焦綠色能源新賽道,共啟政企合作新篇章資訊敬請關注近期【中器要聞】......